在陜西省寶雞市渭濱區城鄉接合部,三個1000畝的葡萄標準示范園作為學員的實訓基地和展示田,工作人員正在組織農民田間學校學員和種植戶進行現場觀摩,開展技術交流。中國葡萄第一人、中國農學會葡萄學會原會長晁無疾,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葡萄酒學院院長房玉林,高級農藝師宋春來,陜西葡萄體系專家張宗勤等資深專家,正在對農民學員進行技術培訓和指導。這里正是寶雞恒森農業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民田間學校。這所農民田間學校以葡萄產業為主,同時還種植櫻桃、甜柿子、蔬菜、觀賞綠植,提供果品生產、采摘、都市農民教育培訓、農業科普教育親子活動等生產、服務活動。恒森農民田間學校有專家教授團隊36名,持證職業農民45人,標準化培訓樓兩棟,培訓教室6個共計6800平方米,內設LED手觸大屏、空調等。
近年來,恒森農民田間學校采用教室理論學習、田間地頭示范實訓、線上理論+實訓等靈活多樣的培訓方式共培訓學員1.5萬人。其中,高素質農民3000人,專業技術工人1.2萬人。承接省內外青年農場主、職業經理人、經營主體帶頭人、高素質農民等學員參觀學習和實踐課300余次;承辦研學及親子活動900余場。農民田間學校服務的范圍覆蓋千陽縣、高新區等5個縣區。恒森農民田間學校近幾年被認定為全國“優秀農民田間學?!?、全國青少年科普基地、陜西省級青少年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省級葡萄產業示范基地。恒森農民田間學校教學設備齊全,管理制度規范,培訓效果明顯,為農民生產提供了實時培訓,讓農民在田間地頭享受了移動教育資源,為當地的鄉村振興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
打造品牌是根本
恒森農民田間學校將自有品牌的打造、研發作為生存和發展之本。恒森農民田間學校與中國農學會葡萄學會、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聯合開展技術研發,聚焦高品質鮮食葡萄,通過不斷的探索和努力,研發出了適合當地生長的鮮食葡萄“龍山玉珠”品牌,已通過綠色食品認證,并在2019年的全國鮮食葡萄評優大賽中獲得大賽最高獎——鉑金獎。恒森農民田間學校在品牌建設、銷售渠道、技術方面均走在了前列,發展規模位居全省前列。
專家團隊是珍寶
恒森農民田間學校積極邀請農業技術專家為產業發展和農民培育出謀劃策。一是依托中國農學會葡萄學會、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組成36人的專家教授團隊,專家們常年負責對學員的技術培訓和指導。高級的專家團隊吸引了省內外葡萄產業人員前來學習取經。二是依托高素質農民培育,打造出了一支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團隊作為田秀才、土專家的師資隊伍,并將這支隊伍根據表達能力和動手能力劃分為理論課教師和實訓課教師,使這支師資隊伍各盡所能。三是流動輪換,在原有師資隊伍基礎上,為滿足學員在新時期對新知識的不同需求,對學員反饋較差、培訓效果不佳的教師進行淘汰,將學員反響好、實踐經驗豐富的教師納入師資庫,進行宣傳推介,為強化師資隊伍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規范培訓是關鍵
一是有章有法,按照寶雞市政府《關于加快職業農民培育工作的實施意見》要求,恒森農民田間學校每年制定《高素質農民培訓工作實施方案》,通過課堂教學、現場教學和線上學習相結合的方式開展農民教育培訓。二是融合教學,利用全國農業科教云平臺、云上智農等線上平臺,培訓公共基礎課;利用教師講授、學員參與、案例分析等線下手段,培訓專業技能課,并進行實操演練、觀摩交流。充分利用直播、微信群、抖音視頻等方式,按照農事季節開展在線技術指導, 及時指導農戶進行科學的田間管理,解決了農時矛盾、工學矛盾。三是培養情懷,專門開發了“愛黨、愛國、愛農、愛人”課程,并從“為什么”的角度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刻的回答,激發了學員的愛黨、愛國、愛農之情。四是規范臺賬,建好班級檔案、學員檔案、教師檔案、理論教學檔案、實踐教學檔案、考試檔案、結業檔案、認定檔案等臺賬,統一整理目錄。五是準確記錄,用好農民教育培訓信息管理系統,準確錄入學員姓名、性別、行政第一課、課時、學員評價等各項信息,確保培訓信息入庫率達到100%。
基地標準化是依托
為培育出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助力全省農業轉型升級、農村持續進步、農民全面發展,恒森農民田間學校在千陽縣、高新區、渭濱區等地建立了三個1000畝的葡萄標準化示范園,作為展示田和學員的實訓基地。既有大田葡萄,也有設施葡萄,便于學員在不同環境下隨時進行實操練習。不僅如此,恒森農民田間學校還經常性組織學員外出觀摩學習,與外地農民開展技術交流,便于學員及時發現問題、總結經驗教訓,并配套實行高素質農民產業跟蹤服務終身制,受到基地及農民的廣泛歡迎。
幫扶農民是目的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講的“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恒森農民田間學校充分發揮地域資源優勢,通過培訓帶動葡萄種植統一規劃、集中建設、統一管理、統一銷售,促進葡萄產業鏈的延伸,提高葡萄產業效益,增強農民致富能力,提高了合作社及農戶(農民)的組織化水平,抵御了農業生產風險;為貧困戶開展“代建代管代銷服務”,輻射帶動服務農戶1800多戶,帶動貧困戶2562戶,經濟效益顯著,深受大家歡迎。
通過各種努力,寶雞葡萄知名度明顯提高,寶雞葡萄發展質量顯著提升,恒森農民田間學校與企業通過“代建代管代銷”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帶動全市小塬、龍鳳山等村發展扶貧葡萄產業園,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恒森農民田間學校還鼓勵前來參觀學習的學員進行葡萄樹領養,對企業員工實行分片區包抓,既迅速提高了大家的作物水平,又增強了大家的積極性;既提高了葡萄的產量,又增加了收入?!按蠹一飪航M織起來,抵御風險的能力大大提高了?!绷钠饘I合作社的培訓活動,參加過培訓的學員們連連稱贊。2020年來恒森農民田間學校學習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班級學員李小紅曾賦詩一首:“現代農業要發展,新型主體是關鍵。學以致用帶頭干,創新發展思路寬。相逢只怨相識晚,師生友誼永相伴?!?/font>
組建團隊是創新
“今后將以本次比賽為契機,不斷提升自身技能水平,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技能,到更廣闊的天地發揮作用,服務本地,走出寶雞,沖出陜西,走向全國?!睂氹u葡萄匠人技術服務隊授旗儀式暨技能比賽中,47歲的獲獎選手柏俊堂激動地說。
寶雞麟游縣招賢鎮郭家河村的柏俊堂說:“我雖然年齡大、文化程度低,但我能吃苦、謙虛好學,5年來對葡萄種植技術的學習,我已經可以獨立負責70畝葡萄園了。有機會我還想再次參加寶雞市農業宣傳信息培訓中心組織的高素質農民培訓,用學到的知識承擔起社會責任,通過傳幫帶,幫助更多的像我一樣的農民群眾提升‘造血’功能,勤勞致富?!?/font>
這樣的技能比賽活動,已經成為寶雞農民培訓活動的日常?;顒油ǔS申兾魇∞r廣校寶雞分校承辦,在培訓中通過技能大賽、精彩三分鐘等手段,對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進行嚴格考核,通過激烈地角逐決出佼佼者,推選出優秀人才,建設寶雞農業產業技術服務隊,注冊商標,使其成為陜西有品牌的農業產業技術服務隊。
這支葡萄匠人技術服務隊是寶雞市以高素質農民為主建立的第一支農業產業技術服務隊,是從葡萄種植專業高素質農民隊伍中精選出理論知識雄厚、實踐技能精湛、講授能力較強的骨干組建的技術服務隊,開展高品質鮮食葡萄產業推廣、技術服務、標準化種植技術培訓、倉儲、包裝、銷售服務、高素質農民培訓等多項工作,是寶雞市農民教育培訓的一項創新和嘗試。
寶雞葡萄匠人技術服務隊充分利用了新時代直播、微信群、抖音視頻等方式,將為農業產業規?;l展提供長期的訂單式服務,讓有技術的農民有務工場所,讓成規模的產業解決“用工荒”,實現雙贏,得到多贏。
政策扶持是保障
恒森農民田間學校在陜西省各級農廣校的支持下始終堅持為農服務,保障農民學員的利益。一是持續堅持“五不摘”要求,對葡萄等特色產業發展農戶實施政策性直補,對經濟合作組織、專業合作社發展產業項目、小型冷鏈、交易市場、農業基礎設施進行補助,年投入在1500萬元左右。二是積極推進農業保險,擴大特色產業投保面積,減少因自然災害給農戶造成的損失,鞏固發展成果。三是利用科技人員進園區這一平臺,加大技術宣傳、培訓,以及新品種引進、新技術推廣,特別是在葡萄產業上,加大設施栽植、避雨棚等建設,提高農戶整體生產質量和作務水平。四是通過項目支撐,加大產業園區水利設施建設,推進水利灌區節水改造,在有條件的片區實施水肥一體化工程,確保產業發展到哪、水利設施就跟進到哪,全面做好配套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