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二十年如一日,經常深入一線連隊把所學手把手傳授給父老鄉親,用實用技術助力職工增產增收;她一手抓農業技術教學一手開展調研,不斷豐富自己的實踐經驗,打造金牌課堂;她深耕農業技術領域,用一腔熱誠為農場農業發展作出了貢獻,她就是新疆兵團第六師新湖農場農廣校教師王玲。
王玲1997年畢業于石河子大學農學系種子生產與經營專業。工作之后,王玲先后擔任過新疆兵團第六師新湖二場八連農業技術員、新疆八麥糧糧油有限公司法人、新湖農場農廣校教師。二十多年來,無論工作崗位發生怎樣變化,王玲服務農場職工群眾的思想都沒有變,從春播到夏管、秋收,王玲深入田間地頭,為職工群眾指導農業技術,把青春和熱血融入了生她養她的農場大地。
1997年至2017年,在農業連隊工作的20年里,王玲始終銘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時時刻刻以群眾利益為中心,吃住都在連隊。早上天剛亮不久就會在田間看到她調查蟲情的忙碌身影。她經常跑了這家的地頭還沒出地,就接到一連串求助的電話。這邊職工張建強打來電話:“王技術員快來我家地里看看是不是有棉薊馬危害了?”還沒接完電話,那邊職工李志斌打來電話:“王老師,我家棉田好像該打縮節胺了,你看給把把關?”職工王斌看到王玲后,則開車追到地里來對王玲訴苦:“快幫我看看我家地里有什么蟲害了?是不是有棉葉螨了?”群眾有所求,她必有所應。她走遍了連隊萬畝農田地的邊邊角角,對所有地塊的農作物長勢、蟲情、病害都了如指掌,用連隊職工王秀珍的話說:“我地里作物的情況王技術員比我都清楚”。誰家農作物需要化調、誰家需要灌水了、誰家棉花瘋長了、誰家地里需要防治病蟲害了,她總是第一時間知道并且去職工家里挨個通知。她還將每塊條田建檔立卡,以便后期更好地指導生產。由于工作認真負責、兢兢業業,王玲所在的連隊連年被評為先進連隊,她先后被所在連隊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先進植保工作者、優秀技術員,被新疆兵團團委評為科技致富帶頭人。
除了在田間地頭服務職工外,王玲還經常詢問職工生產生活情況,她總是走家串戶噓寒問暖,遇到誰家有困難了,她都能夠盡己所能幫助,或者捐錢亦或者捐衣物,她總是把群眾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來辦。
2015年,王玲在八連任技術員期間,她主動將張志敬、王斌、張明海作為自己的聯系戶,盡最大努力幫助他們。通過走訪后,王玲了解到這些貧困戶家中農田欠收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管理技術。王玲除了去他們的地里給予技術指導,還督促這3名聯系戶積極參加農場及外地的農業技術培訓班,幫助他們快速掌握高產栽培技術。經過王玲的用心扶持,3名職工家的棉花產量有了大幅提高。2016年,3名職工棉花單產達到420余公斤,徹底脫貧。
2018年新疆兵團農牧團場改革,王玲主動向連隊承包了800畝棉花,帶動了身邊的職工群眾承包種地,連隊群眾也很信任王玲的種植技術和管理能力。每年一開春,王玲就早早根據市場上推廣的新品種,篩選自家種植的棉花品種,她選什么品種,大家伙都跟著種什么品種,用連隊職工的話說:“王老師是專業技術人員,懂農業、懂生產,我們相信你,跟著你干不出錯!”種好棉花,田間管理是關鍵,往后日子里,王玲怎么進行田間管理,大家就照她的技術要求來操作。在棉花生產管理關鍵環節,她召集大家伙,選擇在有代表性的地塊開現場會,在地頭結合棉花生長情況,講解田間栽培措施,病蟲防治知識,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結合不同地塊不同長勢進行技術解答。之后,誰家地里出問題了,總喜歡叫王玲到田間看看,看完情況后,解決方案也就出來了。
冬閑的時候,王玲則主動擔任團場農民科技秋冬大培訓的講解員??粗蠹一锫牭谜J真,她一股腦兒將自己的全部經驗傳授給職工。王玲每年要組織科技培訓講課10場次,參加人數達到800余人。
在奮斗的路上,王玲也榮獲了“新疆兵團青年創業致富帶頭人”的稱號。她時常說:“一人富不是富,大家富才是富!”懷揣著致富奔小康的美夢,王玲用飽滿的熱情、昂揚的斗志踏踏實實干事,帶著大家實現增產增收、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