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傳云,安徽蕪湖市三山區人,蕪湖傳云綠色果品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蕪湖縣陶辛鎮集鎮企業黨支部書記。2010年榮獲“全國勞動模范”稱號,2021年被中央農廣校評為全國共享鄉村振興實踐指導師。他因患有小兒麻痹癥而右腿落下殘疾,身殘志堅、自立自強、扎根農村,37年如一日從事優質葡萄等水果種植,成為一個能和葡萄進行對話的高素質農民;他是一位政治素質良好、道德品行端正、助人為樂的基層共產黨員;他創業致富后不忘初心,帶動群眾一起致富的事跡被傳為佳話,當地人親切地稱他“葡萄大王”。
因家庭貧困,1979年,程傳云高中畢業后做過木工、干過裁逢、修過自行車,但他并沒有向生活妥協,他訂閱了《長江蔬菜》《農村百事通》等報刊,想從中尋找出一條創業致富之路。1984年他與北京的一名葡萄種植專家取得聯系,學習了葡萄種植技術,向往成為萬元戶。后來,他又從著名葡萄專家修德仁教授處引進了巨峰葡萄品種開始試種。葡萄種植并非一帆風順,程傳云經歷了許多困難,至今還記憶猶新,特別是因南方葡萄病蟲害嚴重,在當地又買不到有效防治的農藥,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培育的葡萄遭遇蟲害而束手無策。
程傳云并沒有氣餒,1992年,他從浙江金華引進了葡萄品種“乒乓球”回鄉種植,獲得了成功。1997年產值就達到了1.5萬多元,他終于當上了萬元戶。1998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鼓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程傳云抓住機遇并創辦了富民果品實業有限公司,把鄰村21戶農民的32畝拋荒地集中起來發展葡萄、草莓、油桃等經濟效益高的水果,由此成為蕪湖市葡萄規模種植“第一人”,開創了蕪湖市土地流轉的先河,他的葡萄種植開始走上正軌。
天有不測風云,2003年9月,程傳云在進行農田機械施肥時,左腿重傷骨折。經過三年多漫長的治療和康復,他終于又站了起來。家人勸他不要再拼命了,但是為了幫助農民走上一條致富之路,他又重操舊業,白天進行葡萄種植作業,晚上回來還要跟自己的殘腿病痛斗爭。每天受傷的腿腫得又紅又粗,痛疼難忍,17年來也不知道吃了多少顆止痛片。
2008年,丟開拐杖的程傳云來到蕪湖縣陶辛鎮,繼續做著他的“農場主”之夢。為了做強產業,帶領農民共同致富,2009年他又組建了蕪湖傳云綠色果品種植專業合作社,被大家推薦擔任合作社理事長。經過十多年的努力,他創立的“香子玉露”商標榮獲安徽省著名商標、安徽省名牌產品,同時他還擁有4個果樹實用新型專利、3個國家發明專利和2個中國綠色食品認證。合作社葡萄產品獲得ISO9001:2015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并獲得5個省級科技成果認證、1個省級科技進步二等獎。合作社先后與安徽省農科院園藝所、南京農業大學園藝學院進行科技合作,采用的先進生產技術和科研成果,使合作社的生產技術和品種研發技術得到大幅度提升。
程傳云自主培育的“皖峰”葡萄新品種和“金香蜜”黃桃新品種,通過了安徽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其中“春香無核”葡萄新品種于2018年獲原農業部的新品種認證,該品種的品質和性能超過國內和日本引進的所有早熟品種,目前正在國內推廣種植。
通過不斷地努力與發展,合作社堅持以品牌建設帶動基地建設,積極打造集產業發展、科普教育、休閑觀光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示范園,連續10年舉辦了“品勞模葡萄、游陶辛美景”的采摘活動,共接待游客10萬人次以上,先后獲得中組部遠程教育示范基地、國家級農民專業示范合作社、全國供銷系統示范合作社、全國勞模創業富民示范基地、全國科普惠農示范基地、全國青少年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等40多項榮譽稱號。
程傳云常年資助困難留守兒童,先后為120多名在校大學生提供果樹實地學習。2008年程傳云為四川地震捐贈了5萬多元的救災物資。2020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關鍵時期,他為當地政府和復工單位捐贈了價值2.4萬元的口罩,為奮戰在一線的單位員工送去一份安全保障。疫情期間,他先后6次奔赴無為市、南陵縣、亳州市,為基層干部和科技致富能手進行鄉村振興和產業振興報告。合作社近幾年接待前來基地參觀學習的人員1400人次。
“種給老百姓看、帶著老百姓一起干、領著老百姓奔小康”。多年來,程傳云共為農戶提供了近400萬株的優良水果苗木,培訓技術人員1萬多人次,開展扶貧科普技術培訓46余次,發放技術資料10萬余份。目前,他的生產基地面積已擴展到近千畝,帶動了周邊農戶規模種植葡萄1.3萬余畝,輻射扶持蕪湖縣、無為縣、馬鞍山市、銅陵市、亳州等地10萬多畝,葡萄畝產值達1.2萬元,人均增收5000余元,戶均增收1萬元以上,使蕪湖葡萄生產在安徽水果行業處于領先地位。
一路走來,艱辛坎坷。程傳云用堅守和智慧,將傳統農業產業發展成現代智慧農業,以特色種植帶動農業產業發展,為農村脫貧攻堅、共同致富貢獻了力量。他也因出色的成績被選舉為安徽省人大代表,并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科普惠農帶頭人、農牧漁業豐收貢獻獎等46項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