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時節,山青花欲燃。在浙江象山定塘鎮小灣塘村的柑橘博覽園內,一棵棵品種各異的柑橘樹栽植整齊,青綠的果實綴滿枝頭,在淡淡橘香中孕育著豐收的希望。園內,一塊“天下靜橘”的牌匾道出了園主的雄心:“用心血和智慧澆灌每一棵橘樹,讓中國柑橘看象山?!眻@主何人?韓氏東道也。
種出好橘子
韓東道出生于象山丹城的一個農民家庭,田間地頭長大的他對農業有著割舍不斷的情緣?!暗也幌胂窀篙吥菢用娉S土背朝天?!睆淖鲛r民a的第一天起,他便決定“不走尋常路”。2015年,韓東道來到小灣塘村,租了55畝荒地,想圓自己的現代農業夢?!氨鞠氪蛟煲粋€四季果園,沒想到被定塘濃厚的橘香底蘊感染了?!表n東道如是道。2017年,韓東道清理先前種下的各類水果,“專情以待”柑橘。在當地濃厚“橘子氛圍”的熏陶下,韓東道決定嘗試種植“紅美人”等橘子。有著豐富種植經驗的韓東道十分認真地對待“紅美人”等柑橘的種植。韓東道采用生態種植技術,不打針、不催熟,并按顆管理,采取人工養護與采摘。就是在這樣的精心呵護之下種植出來的“紅美人”橘子,客戶總是給予五星好評,連續三年獲得農業版的米其林熊貓指南上榜產品二星,產品進入OLE、山姆會員店等。
“每一個橘子都有自己的個性,你對它付出真心,它才能回報你真情?!闭f起每個品種的橘子,韓東道如同一位優秀的班主任老師,對班里每一位孩子的性格特點了如指掌
因為充分了解橘子們的習性,更因為養護科學,韓東道的橘博園生機盎然,產出的橘子品質很高。柑橘的“硬件水平”過關了,之后如何提高市場競爭力,讓產自象山的柑橘叫賣得響亮?必須要有一個柑橘品牌,于是韓東道便邀請中國柑橘第一人鄧秀新院士為自己的橘子取了一個飽含自己初心的名字——“靜橘”。一塊“中國靜橘”的牌匾道出了他的赤子心愿:“用心血和智慧澆灌每一棵橘樹,讓中國柑橘看象山!”
打造好園區
“農業肯定是未來的方向,我現在做的是柑橘產業加文創,所以我的橘博園不但技術上追求一流,也特別注重審美!”韓東道一手打造了象山柑橘博覽園,里面不光種滿了橘子,還點綴著一個個古院落,透著濃濃的古典美,這樣的橘園,是很多人向往的田園。
經過韓東道的精心挑選、培育,目前,他的橘博園面積已經擴展到4萬平方米,內有200多個品種的橘子。園內還辟有柑橘社會化服務中心、柑橘母本園、柑橘無病毒接穗圃、柑橘文化長廊、柑橘專用有機肥加工中心等,是集科技、服務、體驗于一體的全產業鏈基地。在橘光大道中,各個品種的橘子展示著它們的發展變遷。
目前,韓東道正與浙江柑橘研究所、省市農科院、浙江大學、浙江農林大學等單位合作,對橘博園中的品種進行選育,找出適宜本地或外地種植的新品種,并在示范種植中掌握其生理特性及最佳標準化種植模式?!皥@內絕大部分是市場上沒有的新品種?!笨粗鴿M園橘樹,韓東道語溢自豪。他說:“橘博園不僅僅是用來展示各種柑橘品種的展覽園,更是引領柑橘產業未來發展的基石?!?/font>
當個好老師
2020年下半年,韓東道的柑橘博覽園掛牌成為農民田間學校。2021年,韓東道也被中央農廣校授予鄉村振興實踐導師的稱號,開始真正成為農民教育培訓最前線的人。
其實韓東道早在2015年就開始了農業實踐指導教學工作,截至目前,他已經累計授課6年,每年平均授課80學時,擅長農業經營管理教學。他的象山柑橘博覽園每天都要接待來自全國各地的柑橘人3到5批次以上,2020年柑橘園累計接待來訪人員1500人次,共舉行大小規模培訓30場次以上。
在教學過程當中,韓東道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所有的案例都來自于自己二十幾年農業的經歷與感悟,同時注重互動性教育,在工作過程當中加強提問環節及學員思考環節,引導教育與學員聽講,思考同頻教育。
近年來,象山柑橘產業發展如火如荼,其中象山紅美人更是被稱為中國柑橘界的標桿。定塘鎮是象山柑橘的核心產區,也是國家級柑橘產業強鎮。繁榮背后,隱憂頻現。象山紅美人已經變成象山的致富果、金果果?!爸袊贅I基礎是弱、小、散農戶,只有夯實基礎,帶動弱、小、散農戶一起奮進,才能實現中國橘業質的飛躍,所以我們有義務對弱、小、散農戶提供幫扶,有義務拓寬弱、小、散農戶銷售渠道?!睅е@樣的愿景,韓東道進一步敞開了他的課堂的大門,對弱、小、散橘農進行針對性幫扶和服務。他真心希望“通過科學種植理念、最新種植技術讓這20家弱、小、散農戶增加經濟收益,兩年、三年以后,20戶變成30戶,更可能變成40戶,真正為中國橘業、鄉村振興做一些事情?!痹陧n東道的努力下, “中國柑橘產業共富論壇——象山定塘暨中國靜橘弱、小、散橘農幫扶啟動儀式”在2021年6月25日正式舉行,中國果品流通協會、中化現代農業有限公司、亞果會等國內一些農業龍頭企業和來自全國各省市的行業專家、象山柑橘人等一百余人參加了活動。下一步,韓東道將聯合更多的社會資源去幫助更多的柑橘人用最標準化的技術、進入中國最高端的銷售平臺、得到最大的溢價從而促進更高品質共同富裕的實現。
在橘博園輻射帶動下,周邊不少村民大步奔小康,葫蘆門村的鄭玉玲就是其中之一。她原本漂泊在外打工,收入較低。去年,鄭玉玲首次嘗試種了2畝“紅美人”,產量2500多公斤?!肮蛹兪杖胗?0多萬元!”她言語中透著增收的喜悅。
韓東道對自己能夠成為鄉村振興實踐導師表示十分欣喜:“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每次直播的時候,別人喊我韓老師,我就特別高興!當老師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能夠幫助更多高素質農民更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2021年7月,韓東道參加了中央農廣校主辦的農業農村主體人才和支撐人才培訓班。學習回來后,他的勁頭更足了:“培訓班上齊校長說信仰是第一生產力,共鳴是第二生產力。人與人之間同頻共振才能走在一起干同一件事情!真的希望自己能夠通過自己的能力幫助到更多農民,幫助大家一起過上好日子!”
“那是一個深秋天氣,三湖附近的樹林,大的橘子,黃澄澄的,在綠葉叢里垂著。小的橘子,簡直是萬點紅星,簇擁著滿樹?!边@是張恨水在《北雁南飛》里的描述,也是韓東道的殷殷期待。希望待到橘子紅時,鄉親們能和韓東道一起吃上甜甜的橘子。